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

出自 宋代 黄庭坚 《跋子瞻和陶诗》

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
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
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
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

现代解析

这句诗用大白话讲,就是:在惠州吃饱了饭,慢慢琢磨着陶渊明的诗来唱和。看似简单,却藏着三层生活智慧:

1. 吃饱饭是硬道理
"饱吃惠州饭"直白得很——先填饱肚子再谈别的。惠州在古代是偏远之地,能在这里安心吃饭,说明诗人适应了清贫生活。就像现代人说的"先谋生再谋爱",接地气才是生活的根基。

2. 慢下来的生活哲学
"细和"的"细"字特别妙,不是草草应付,而是像品茶一样慢慢打磨。陶渊明的诗淡泊自然,诗人选择用这种节奏来对应,其实是在说:日子不用赶,细嚼慢咽才能尝出真滋味。

3. 苦中作乐的高级活法
明明是被贬到惠州(相当于现代"发配边疆"),却把困境过成了诗。这种态度很像现代人说的"用生活治愈生活"——吃好每顿饭,读首好诗,平凡的日子就有了光芒。

整句诗好记又好懂,像朋友聊天般亲切。它告诉我们:再难的日子,认真吃饭、保持热爱,就是最好的对抗方式。这种穿越千年的生活智慧,今天照样管用。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