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深夜静谧的场景,用极简的笔墨传递出深邃的孤独感。
"夜来皓月才当午"用月亮的位置巧妙交代时间——午夜刚过,月亮像正午的太阳一样高悬空中,但清冷的月光与白昼的烈日形成鲜明对比。这里的"才"字用得精妙,既表示时间刚过午夜,又暗含长夜漫漫的意味。
"重帘悄悄无人语"通过双重帘幕的意象强化封闭感,"悄悄"二字让读者仿佛能听见布料摩擦的窸窣声。无人交谈的寂静,不是暂时的安静,而是透着一种被世界遗忘的孤独。帘幕的"重"既是实写,也暗示主人公心事沉重。
诗人没有直接写人的活动,却通过月光和帘幕这两个物象,让读者自然联想到一个辗转难眠的独处者。这种以景写情的手法,比直白诉说愁绪更耐人寻味,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皓月与重帘的明暗对比,无声中传递出繁华落尽后的冷清,正是古典诗词"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妙处。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