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流光,苹花两鬓,心事成秋水。

出自 宋代 吴文英 《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风拂尘徽,雨侵凉榻,才动秋思。缓酒销更,移灯傍影,净洗芭蕉耳。铜华沧海,愁霾重嶂,燕北雁南天外。算阴晴,浑似几番,渭城故人离会。
青楼旧日,高歌取醉,唤出玉人梳洗。红叶流光,苹花两鬓,心事成秋水。白凝虚晓,香吹轻烬,倚窗小瓶疏桂。问深宫,姮娥正在,妒云第几。

现代解析

这句诗用生动的画面描绘了人内心的忧愁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红叶流光":红叶在阳光下闪烁,像流动的光彩。这里用红叶代表秋天,流光暗示时间快速流逝,就像阳光在红叶上匆匆掠过。

"苹花两鬓":苹花是白色的小花,这里比喻两鬓斑白。用白色小花形容白发,既形象又带着一丝诗意化的美感。

"心事成秋水":把心事比作秋天的湖水,既表现了心事的深沉(像湖水一样深),又透出凉意(秋水的冷),还带着波澜起伏的意味。

三句合起来看:在红叶飘零的秋日,看着自己渐渐斑白的鬓发,那些积压的心事就像秋天的湖水一样凉而深沉。诗人用三个秋天意象层层递进,把岁月流逝、人生易老的惆怅,以及内心无法排解的忧愁,都融化在秋天的景物里。不用直接说"我很难过",但读着这些画面,自然能感受到那份忧伤。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