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句诗用生活中常见的两个美好意象——水波和柳条,生动刻画了一位女子的灵动之美。
前半句“转盼如波眼”说的是她的眼神:当她的眼珠转动时,就像水面泛起的光波,清澈透亮又带着流动的韵律。我们想象阳光下的溪水,波光一闪一闪的样子,就能感受到她眼波流转间的鲜活神采。
后半句“娉婷似柳腰”描写她的身姿:柔软的腰肢像春风中的柳条,既有纤细的线条美,又有随风轻摆的柔韧感。柳条在风中那种自然摇曳的姿态,恰好对应女子行走时轻盈优雅的体态。
诗人没有直接说“眼睛好看”“身材好”,而是用波光与柳条作比,让读者通过熟悉的自然景物,瞬间在脑海中构建出鲜活的人物形象。这种比喻手法既具体又留白,既有画面感又激发想象,是古典诗词中“以物喻人”的经典范例。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