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名利何年是彻?
出自 元代 马致远 《双调·夜行船·秋思》
【夜行船】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乔木查】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蓑草牛羊野。不恁么渔樵无话说。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
【庆宣和】投至狐踪与兔穴,多少豪杰。鼎足虽坚半腰里折,魏耶,晋耶?
【落梅风】天教你富,莫太奢。无多时好天良夜。看钱儿硬将心似铁,空辜负锦堂风月。
【风入松】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晓来清镜添白雪,上床与鞋履相别。休笑鸠巢计拙,葫芦提一向装呆。
【拨不断】名利竭,是非绝。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更那堪竹篱茅舍。
【离亭宴煞】蛩吟罢一觉才宁贴,鸡鸣时万事无休歇。争名利何年是彻?看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攘攘蝇争血。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爱秋来时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重阳节?人问我顽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
现代解析
“争名利何年是彻?”这句话直白点说就是:为了名声利益争来争去,到底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
它的魅力在于用最简短的七个字,戳破了世人停不下来的焦虑感。就像现代人拼命加班想升职,赚了十万想百万,买了房子想别墅,永远在“再拼一把就收手”的循环里打转。作者用“何年是彻”这个反问,像突然按了暂停键——你追名利的跑道根本没有终点线,所谓的“够”只是自己骗自己的幻觉。
这句话的精髓在于它不批判追求名利本身,而是让人看清这种追逐的荒诞性。就像仓鼠跑滚轮,跑得再快也只是在原地打转。它提醒我们:与其被欲望推着盲目奔跑,不如想清楚自己真正要去的方向。
马致远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