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之道,出窈入冥,常当专之。

出自 两汉 曹操 《气出唱三首·其一》

驾六龙,乘风而行。
行四海,路下之八邦。
历登高山临溪谷,乘云而行。
行四海外,东到泰山。
仙人玉女,下来翱游。
骖驾六龙饮玉浆。
河水尽,不东流。
解愁腹,饮玉浆。
奉持行,东到蓬莱山,上至天之门。
玉阙下,引见得入,
赤松相对,四面顾望,视正焜煌。
开玉心正兴,其气百道至。
传告无穷闭其口,但当爱气寿万年。
东到海,与天连。
神仙之道,出窈入冥,常当专之。
心恬澹,无所愒。
欲闭门坐自守,天与期气。
愿得神之人,乘驾云车,
骖驾白鹿,上到天之门,来赐神之药。
跪受之,敬神齐。
当如此,道自来。

现代解析

这句话的意思是:神仙的修行方法,讲究的是在幽深玄妙的精神境界中自由出入,需要专注持久地练习。

用大白话来说,它讲的是追求某种高超境界(比如修仙、悟道或技艺巅峰)的核心方法:
1. “出窈入冥”:就像在黑暗里摸索,又突然见到光明,反复在“似懂非懂”的玄妙状态中切换。比如书法家练字时,时而觉得笔下有神,时而又觉得僵硬生疏,这种不断突破认知的过程就是“出窈入冥”。
2. “常当专之”:关键在“专”——不只是一时专注,而是长期投入。就像运动员每天重复训练,直到动作变成本能,最终达到“人球合一”的境界。

精髓在于:真正的高手之路,不是靠蛮力或捷径,而是在“迷糊—顿悟—再迷糊”的循环中深耕,同时保持心无旁骛的专注。这种思想既适用于古代修道,也适用于现代人学习、精进任何技能。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