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不耕,民有为之饥者;一女不织,民有为之寒者。
出自 《管子·揆度》
译文如果农民不耕种土地,百姓就有因为没有吃的而受饿的;如果女人不织布,百姓就有因没有布而受冻的。
赏析此句强调了耕种与织布在小农为主的封建社会里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只有大力提倡农业生产,才有可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现代解析
这句话用大白话讲就是:哪怕只有一个农民不种地,也会有人因此挨饿;哪怕只有一个织女不干活,也会有人因此受冻。它像一面放大镜,把个体劳动和社会需求的关系照得清清楚楚。
核心道理有三层:
1. 社会是张巨大的网:每个人看似微小的劳动,都像网上的一个结。少一个结,整张网就可能破个洞。就像今天的外卖小哥、水电工,他们的工作看似普通,但缺了谁都会影响我们的生活。
2. 责任感的觉醒:它提醒我们,不要小看自己的价值。农民种的不只是自己的口粮,织女织的不只是自家的衣裳。就像现代社会的每个岗位,都在为他人提供着看不见的支持。
3. 蝴蝶效应:古代没有超市和网购,少一个人劳动就会产生连锁反应。这让我们想到现在的供应链,一个环节出问题,可能引发整个市场的波动。
最打动人的是,这句话把"我为人人"的道理,用最接地气的例子说透了。它像古代版的"职业平等观",告诉我们:社会正常运转,靠的不是几个大人物,而是每个普通人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