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出自 《论语·子路篇》

译文名义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

注释不正:不正当。

赏析此句强调了正确的名声和言辞对于行为和结果的重要影响,鼓励人们为人处世保持诚实、合理的态度。

现代解析

这句话用今天的大白话来说就是:如果一开始名分或道理站不住脚,那你说的话就没人信服;大家都不信服你的话,事情自然就办不成。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假如小区里突然有个陌生人指挥大家交钱修路,居民肯定会质疑"你谁啊?凭什么听你的?"。但如果是由业委会主任出面组织,大家就会觉得合情合理。这就是"名正言顺"带来的差别。

它的智慧在于揭示了做事的基本逻辑链条:
1. 先要确立正当性(名正)——就像现在做项目要先立项论证
2. 才能获得支持(言顺)——就像领导批准方案后才好推进
3. 最终实现目标(事成)——资源到位自然水到渠成

现代社会中,这个道理体现在方方面面:企业推广新产品要先建立品牌公信力,网红带货要先积累粉丝信任,甚至谈恋爱也要先确认关系再谈未来。本质上都是在解决"凭什么信你"这个根本问题。

最精妙的是,它用"名→言→事"三个字的递进关系,把成功做事的底层逻辑说得明明白白。直到今天,我们做任何事依然逃不开这个基本规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