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出自 唐代 孟浩然 《晚泊浔阳望庐山》

译文东林精舍虽然近在眼前,却徒然听到传来的钟声。

赏析此句作为结语,余音袅袅,含有不尽之意,点出东林精舍,正是诗人的向往之处,“日暮”、“闻钟”渲染出幽静的氛围,加深了深远的意境。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寂寥的黄昏场景,可以这样理解:

画面感:
"东林精舍"指的是山林中的一座寺庙,"近"字说明离得不远,但下一句"日暮空闻钟"却暗示虽然距离近,却只听到钟声而看不到人。夕阳西下时,钟声在山间回荡,反而更显空旷寂静。

情感内核:
诗人用"空"字巧妙传递了复杂情绪——钟声本该让人想到寺庙的香火与僧人活动,但此刻只余钟响,不见人影。这种"近而不见"的落差,让人感受到一丝怅然,或许是对修行净土的向往,或许是对人世疏离的感慨。

现代启示:
就像我们今天路过一所学校,听到下课铃声却看不到学生,会突然感到一种安静的孤独。诗人捕捉的正是这种"声音衬托寂静"的瞬间,让读者自然代入那种既宁静又略带寂寞的黄昏体验。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