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出自 《礼记·礼运》
译文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才成为公共的,是天下人的天下。
注释大道之行:指能够遵行广大之道的五帝时代。
赏析此句所描绘的“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是对原始共产社会的理想化和乌托邦似的憧憬,代表了当时社会渴望贤能政治,渴望和平安宁的普遍愿望。
现代解析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句话,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当社会按照最理想的规则运行时,天下是属于所有人的,大家共同享有、共同受益。
核心思想拆解:
1. “大道”是什么?
可以理解为“最公平、最合理的社会运行法则”,比如人人平等、资源共享、机会均等这些基本原则。就像玩游戏时大家都遵守同一套公平规则,谁也不能作弊。
2. “天下为公”怎么实现?
强调资源和社会成果不属于少数人掌控,而是全民共有。比如教育、医疗、就业等机会应该向所有人开放,而不是被权力或财富垄断。类似现代人常说的“共同富裕”“社会公平”。
为什么这句话今天仍有魅力?
- 戳中人性痛点: 现实中贫富差距、特权现象依然存在,这句话道出了人们对公平社会的本能向往。
- 提供理想蓝图: 它像一盏灯,照亮了“什么是好社会”的标准——即使暂时做不到,也能激励人们往这个方向努力。
举个生活化的例子:
就像小区公共花园,如果被少数人霸占成私人菜地,其他人肯定不满。而“天下为公”相当于说:花园应该属于所有住户,大家都能散步、种花,规则由集体协商决定——这就是“大道”的缩影。
这句话的魅力在于,用八个字说清了人类几千年来对公平正义的追求,至今仍能引发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