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出自 魏晋 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三》

译文清晨早起去田地里铲除杂草,夜幕降临披着月光才回家。

注释兴:起床。荒秽:形容词作名词,荒芜,指豆苗里的杂草。秽:肮脏,指田中杂草。荷锄:扛着锄头。荷:扛着。

赏析此句描写了诗人者躬耕劳动的生活,表现了诗人田园隐居的辛苦与乐趣,透露出诗人劳作后心满意足的感受,恬静中自有丰富的情味。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农夫辛勤劳作的一天,用最朴实的语言传递出田园生活的诗意与艰辛。

清晨天刚亮,农夫就起身去清理田里的杂草("晨兴理荒秽"),一直忙到月亮升起才扛着锄头回家("带月荷锄归")。短短两句,就像用镜头记录下了一个完整的劳动日:开头是晨光中的弯腰除草,结尾是月光下的疲惫身影。

最打动人的是藏在字里行间的两个反差:一是把辛苦的农活写得像在欣赏风景(杂草称为"荒秽",月光成了收工时的伴侣);二是用月亮这个诗人常用的浪漫意象,来衬托最接地气的锄头。这种把日常劳动写出美感的笔法,让人感受到农人对自己土地的真挚情感。

诗人没有直接说"生活很苦"或"我很勤劳",但通过"晨起月归"的时间跨度,通过"理荒秽"的细致动作,让读者自己体会到:真正的田园生活不是文人想象的闲适,而是需要脚踏实付出的坚持。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比直白的诉说更有力量。

陶渊明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