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出自 明代 袁宏道 《满井游记》

译文柳条将要舒展却还没有舒展,柔软的梢头在风中散开,麦苗破土而出,短小如兽颈上的毛,才一寸左右。

注释鬣:此处借指毛。

赏析此句笔触细腻,将早春的自然景象描绘得栩栩如生,充满诗意与生命力。

现代解析

这句古文描绘的是初春时节的田野景象,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比喻,充满动态的生命力。

1. "柳条将舒未舒":柳树枝条上的嫩芽快要舒展却还未完全张开,就像人睡醒时伸懒腰伸到一半的状态。这个"将舒未舒"的瞬间捕捉得特别精准,让人仿佛能看到柳芽那种蓄势待发的生长劲头。

2. "柔梢披风":柔软的柳梢被春风轻轻拂动,像少女的长发披散在风中。一个"披"字让柳条有了人的灵动感,风也显得格外温柔。

3. "麦田浅鬣寸许":把刚长出来的麦苗比作动物短短的鬃毛("鬣"原指马颈上的长毛),说麦苗只有一寸多高,像毛茸茸的毯子铺在地上。这个比喻既形象又新鲜,让静止的麦田突然有了毛绒玩具般的可爱触感。

三句话像三个连续的电影镜头:先是柳枝特写,再拉远看树梢摇曳,最后俯拍整片麦田。不用一个"春"字,却通过柳芽的蓄力、春风的抚摸、麦苗的绒感,让人真切感受到初春那种柔软、新鲜、充满希望的独特气息。作者观察之细、比喻之妙,把平常的田园景色写得趣味盎然。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