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
出自 《墨子·08章 尚贤(上)》
译文国家中德才兼备的人众多,那么治理的基础就坚实;德才兼备的人稀少,治理的基础就薄弱。
注释贤良之士:德才兼备的人。治厚:治理的功绩大。治薄:治理的功绩小。
赏析此句强调了人才对于国家治理的重要性,优秀人才是国家的财富,社会的瑰宝,国家要想兴旺富强,就不能不重视贤才。
现代解析
这句话用大白话来说就是:一个国家如果人才多,治理水平就高;人才少,治理水平就低。就像盖房子,技术好的工人多,房子就结实耐用;要是凑不齐靠谱的工匠,房子就容易出问题。
它的核心道理有三层:
1. 人才是国家的根基。好比手机需要芯片,国家运转需要能干实事的人。有真本事的人多了,制定政策、解决难题、服务百姓的质量自然就上去了。
2. 数量和质量同样重要。不仅要有几个顶尖人才,更需要一大批踏实能干的"骨干"。就像球队不能只靠一两个球星,需要整个团队配合。
3. 治国就像做工程。光有好的蓝图不够,关键要有足够多能执行的人。人才储备决定了国家能把多少好政策真正落地。
这句话的魅力在于用"多与少"和"厚与薄"的对比,把抽象的国家治理说得像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今天看来依然不过时——小到公司团队,大到国家建设,人才永远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