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
出自 唐代 王维 《田园乐七首·其七》
译文早上到南园去摘折露葵,晚上来到东谷舂捣黄粱。
注释露葵:莼菜。东谷:一作”西舍“。舂: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
赏析此句描写了田园劳作的典型情景,表现了诗人隐居田园、躬耕劳作的闲情。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田园生活气息的画面,用简单的事物传递出悠然自得的意境。
"南园露葵朝折"说的是:清晨时分,到南边的菜园里采摘沾着露水的葵菜。葵菜是古代常见蔬菜,露水点缀着嫩叶,这个动作显得清新自然,让人感受到早晨的生机和劳作的朴实。
"东谷黄粱夜舂"讲的是:傍晚时分,在东边山谷里舂捣金黄的小米。黄粱是优质小米,夜间舂米的声音在寂静山谷里回荡,既表现农家的辛勤,又透着谷物丰收的满足感。
两句话通过"朝折"和"夜舂"两个时间点,用"南园"和"东谷"两个方位,像镜头切换一样展现了农家从早到晚的日常。没有华丽辞藻,但露水的湿润感、小米的金黄色、舂米的闷响声都跃然纸上,让人仿佛能闻到泥土和谷物的香气。
这种白描手法把平凡的农事写得诗意盎然,透露出古人对自给自足生活的向往,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像我们现代人偶尔也会向往"采菊东篱下"的闲适,诗句中那种亲手劳作、顺应天时的生活节奏,依然能引起当代人的共鸣。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