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道,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
出自 《礼记·乐记》
译文天地间运行的自然规律是:寒冷和炎热不按照一定的时节出现,人们就会生病,风雨不按照节律出现,人们就要挨饿。
现代解析
这句话用天气变化打比方,讲的是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的关系。就像人穿衣一样:该冷的时候不冷,该热的时候不热,身体就容易生病;该下雨时干旱,该晴天时暴雨,庄稼就会歉收,百姓就要挨饿。
它的精妙之处在于用看得见的自然现象,说透了看不见的社会规律。四季轮转、风雨调和是天地运行的法则,就像社会需要稳定的秩序。当这些规律被打破时,就像身体失去平衡会生病,社会运转失常就会出问题。
更深一层看,它提醒我们:无论是治理国家还是经营生活,都要顺应客观规律。强行违背自然节奏(比如拔苗助长),或者该作为时不作为(比如该除虫时放任不管),都会导致恶果。这种把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类比的智慧,至今仍适用于环境保护、经济调控等现代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