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金谷园中的柳树在春风中摇曳,柔软的枝条如同舞女扭动的腰肢般轻盈曼妙。
诗人用两个精妙的联想让画面活了起来:
1. 把静态的柳树动态化——不说"柳条飘动",而说它像在"跳舞",顿时让植物有了人的灵性。
2. 用女子舞腰作比——既写出柳枝的纤细柔软,又暗含春风拂柳的韵律感,让人仿佛看到绿浪起伏的柔美姿态。
背后的巧思在于:诗人抓住柳条与舞腰共同的"柔"和"动"这两个特征,用最生活化的舞蹈场景,让读者瞬间感受到春天柳枝的鲜活生命力。这种把自然景物人格化的写法,比直接描写更富感染力,就像我们说"花儿在笑"比"花儿开了"更有画面感。
李益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