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
现代解析
这句诗用对比的手法,生动展现了时间的力量和世事的变迁。
前半句"金阶白玉堂"描绘了过去的繁华景象:黄金台阶、白玉厅堂,极尽奢华,象征着权力、富贵和荣耀。这可能是皇宫贵族的生活,也可能是显赫一时的大家族宅院。
后半句"惟见青松在"笔锋一转:如今这些华丽的东西都消失了,只剩下青松依然挺立。青松在这里有双重含义:一是自然界中生命力顽强的植物,二是象征坚贞不屈的精神品质。
两句对比传递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1. 物质繁华终将消逝,再辉煌的宫殿也会随时间湮灭
2. 唯有像青松这样的精神品质才能经得起时间考验
3. 提醒人们不要过分追逐外在的荣华富贵
这种写法特别打动人心的地方在于:
- 用具体可见的"金阶"和"青松"代替抽象说教
- 通过今昔对比产生强烈画面感
- 在沧桑感中又透露出积极意味(青松长存)
就像我们看到老照片里消失的豪华建筑,如今原址上只剩几棵老树,会自然产生对历史的感慨。
卢照邻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