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出自 宋代 李清照 《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非常细腻的雨天愁绪场景,我们可以分两层来理解:

1. 画面感:
"小风疏雨萧萧地"就像电影镜头——微风夹着零星的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沙沙声。不用"大雨滂沱"而用"疏雨",反而更显环境的寂寥,就像人低落时对细微声响格外敏感的状态。

2. 情感传递:
"又催下千行泪"的妙处在于把自然现象和人的情感联动。雨滴成了触发泪水的开关,"催"字用得特别生动,仿佛雨水不是落在地上,而是直接落进了心里。更巧妙的是用"千行"形容眼泪,既对应前文的雨丝,又把无形的悲伤量化了——不是一两滴泪,而是像雨线般止不住的泪流。

整体来看,诗人用不到二十个字就完成了从环境到心理的完整叙事:外在的细雨成了内在情绪的催化剂,自然界的"萧萧"声与人内心的呜咽形成共鸣,这种"天人感应"式的写法让读者能瞬间共情那种被忧伤笼罩的感觉。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