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出自 唐代 上官昭容 《彩书怨》

译文信中没有写多余的话,只是写了长久以来的相思与惆怅。

注释书:信。怅:惆怅。

赏析此句自然真挚,清丽含蓄,“无别意”表达除了相思之情以外,还有对丈夫的关心,“久离居”表达了诗人的惆怅心情,其怨情与思念,昭然若揭。

现代解析

这句话直白地表达了读书时的一种心情:翻遍书页,找不到什么特别的含义,唯一让人感到失落的,是长久与思念之人分离的孤独感。

作者用最朴实的文字捕捉了一个生活化的场景——当你心不在焉地翻书时,字里行间根本看不进去,因为心里全是对远方之人的牵挂。这里的"书"更像是一个道具,反衬出人无法专注时那种空落落的状态。"惟怅久离居"五个字尤其动人,把抽象的情绪具象化了:时间久了,连思念都变成了习惯性的惆怅,就像房间里总缺了点什么。

这种表达妙在两点:一是真实,谁都有过因为心事而走神读不进书的体验;二是含蓄,不直接说"我想你",而是通过"书中无别意"的细节,让读者自己体会到那种无处安放的思念。文字越简单,反而越能让人共鸣,就像现代人刷手机心不在焉时,其实也是在等某个人的消息一样。

上官昭容

上官婉儿(664年—710年7月21日),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人,祖籍陇西上邽 ,唐代女官、诗人、皇妃。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从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