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童趣的乡村生活场景,用简单的画面传递出孩子纯真的天性。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画面:一群乡村孩子平时很少见到马车经过,突然听到远处传来车马声,立刻像受惊的小鸟一样,嘻嘻哈哈地钻进芦苇荡里躲起来。芦苇长得又高又密,白色的芦花随风摇摆,正好能把孩子们小小的身影藏得严严实实。
诗人用"不惯见"三个字点出乡村的宁静,与"车马"代表的城市喧嚣形成对比。"走"和"藏"两个动作一气呵成,活灵活现地表现出孩子们既好奇又害羞的心理——他们想看看新鲜事物,又本能地选择躲起来观察。芦花深处这个藏身之处选得特别妙,既符合农村环境特点,又给画面增添了朦胧的美感。
整句诗就像一张动态的儿童画,没有直接写孩子的表情,但我们仿佛能看见他们躲在芦苇丛中偷看时亮晶晶的眼睛,听见他们压抑不住的咯咯笑声。这种留白的写法,反而让读者更有想象空间,感受到简单生活中最动人的童趣。
胡令能
胡令能(785-826年),唐诗人,隐居圃田(河南中牟县)。唐贞元、元和时期人。家贫,年轻时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人称“胡钉铰”。他的诗语言浅显而构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浓,现仅存七绝4首。唐贞元、元和时期人。莆田隐者,唐诗人少为负局锼钉之业。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远近号为胡钉铰。诗四首,皆写得十分生动传神、精妙超凡,不愧是仙家所赠之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