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

出自 《世说新语·言语》

译文倾覆的鸟巢下面还有完整不碎的鸟蛋吗?

注释覆巢:倾毁鸟巢,谓覆灭。完卵:完好的禽蛋,比喻幸得保全。

赏析此句比喻整体遭殃,个体或者部分也不能保全,要求人们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使整体效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

现代解析

“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如果一个鸟巢被打翻了,里面的鸟蛋还能完好无损吗?

它的核心道理很简单:当整体遭遇毁灭性打击时,个体很难独善其身。就像一栋房子塌了,里面的家具必然会被砸坏;一棵大树被连根拔起,树上的叶子也不可能安然无恙。

这句话的魅力在于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鸟巢和鸟蛋),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生存法则:
1. 个体与整体的依存关系:鸟蛋的安全依赖于鸟巢的稳固,就像人的命运往往和家庭、国家、社会环境紧密相连。
2. 危机的连锁反应:大灾难来临前,看似独立的个体其实早已被绑定在同一个“巢”中,无人能真正逃脱影响。

今天,我们常用这句话提醒自己:
- 不要只顾个人利益,忽视大环境的危机(比如环保、社会动荡);
- 遇到系统性风险时(如经济衰退),早做准备比侥幸心理更实际。

它用“鸟巢”这个生动的比喻,让抽象的道理变得直观,这才是经典名句的生命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