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
出自 《三国志·魏书·荀彧攸贾诩传》
译文秉持着忠贞的志向,恪守谦虚退让的品格。
注释秉:保持;坚持。忠贞:忠诚坚贞。退让:谦逊,礼让。
赏析指君子保持高尚的品德和谦逊的品格。
现代解析
这句话的核心是教人如何平衡“忠诚”和“谦逊”两种品质。
前半句“秉忠贞之诚”说的是做人要像手捧珍宝一样对待自己的忠诚——无论对事业、理想还是他人,都要真心实意、坚定不移。但这种忠诚不是愚忠,而是清醒的坚守,就像大树把根扎深才能不被风吹倒。
后半句“守退让之实”更有意思: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强者反而懂得适时退让。就像跳远时先后退助跑,谈判时先倾听对方,这种“退”不是软弱,而是给事情留出成长空间。关键在“实”字——退让要有实际价值,不是做表面功夫。
这两句话看似矛盾实则互补:既要像石头一样守住原则(忠贞),又要像水一样灵活变通(退让)。古人用“秉”和“守”这两个动作告诉我们:这都需要主动把握分寸。就像开车,既要踩油门向前(忠贞),也要会踩刹车减速(退让),才能安全到达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