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正则众邪不生,心静则众事不躁。
译文志向正直,就能遏制各种坏念头;心里平静,处理各种事情就不会急躁。
注释躁:性急,不冷静。
赏析此联语出《三国志·魏书·王基传》,通常用以教育人要以正直压邪气,要使心静,戒浮躁。
现代解析
这句话用大白话讲,就是:人只要走正道,歪门邪道就钻不了空子;心态保持平和,再忙乱的事也搅不浑你。
前半句"志正则众邪不生"像块防毒盾牌——当你的人生目标清晰正直(比如诚信经营、踏实工作),那些投机取巧的诱惑(比如诈骗、贪污)自然找不到突破口。就像种满庄稼的田地不会长杂草,人心里装满正事,邪念就无处扎根。
后半句"心静则众事不躁"是剂清凉散——你看烧开水时翻滚的泡泡,越是搅动越浑浊。但当你像镜子般平静,哪怕十件事同时涌来,也能看清轻重缓急。就像老司机遇到突发状况,越是镇定越能安全处理。
这两句话组合起来,就是古人总结的"内外兼修"生存智慧:对外把准方向不走偏,对内稳住心性不慌乱。放在今天照样管用——职场中坚守原则的人不会被带节奏,生活中情绪稳定的人总能化解危机。简单十二个字,藏着以不变应万变的处世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