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
出自 宋代 周邦彦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现代解析
这句古文用燕子比喻人生漂泊,意思是:就像屋檐下的燕子,原本在广阔天地间自由飞翔,却不得不寄居在别人的屋檐下生存。
翻译成现代话就是:人生就像一只到处流浪的燕子,原本应该在广阔天地自由翱翔,最后却只能寄人篱下,找个临时落脚的地方。
这句话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燕子作比特别形象,燕子迁徙的特性就像人生漂泊
2. "瀚海"和"修椽"的对比很强烈,一边是无边大海(象征自由),一边是窄小房檐(象征束缚)
3. 短短十几个字,就把人在现实面前不得不低头的心酸写透了
我们生活中也常有这种感受:明明心怀远大理想,最后却不得不向现实妥协,找个安稳的"屋檐"将就着过。这种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感,古今相通,所以特别能引起共鸣。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