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

出自 先秦 左丘明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译文鲁僖公四年的春天,齐桓公率领诸侯国的军队攻打蔡国。蔡国溃败,接着又去攻打楚国。

注释诸侯之师:指参与侵蔡的鲁、宋、陈、卫、郑、许、曹等诸侯国的军队。

赏析此文章讲述了齐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出使,齐师次于陉,屈完出使,最后以双方结盟终了,表现了古代人的智慧。

现代解析

这段古文讲的是春秋时期的一场著名战争,翻译成大白话就是:

"鲁僖公四年春天,齐桓公带着一群诸侯国的联军去攻打蔡国,蔡国军队一触即溃,于是联军乘胜追击去讨伐楚国。"

这句话的魅力在于:

1. 用最简练的文字讲清了复杂事件:短短20个字就交代清楚了时间(四年春)、主角(齐侯)、军队组成(诸侯之师)、战争过程(先打蔡国再打楚国)、战争结果(蔡溃)。

2. 动词用得特别精准:"侵"字说明是主动进攻,"溃"字生动展现蔡军瞬间崩溃,"遂"字自然过渡到下一场战争,像看电影镜头切换。

3. 背后大有文章:表面是打仗记录,实际展现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霸主地位。他打着周天子的旗号联合多国,先捏软柿子蔡国立威,再挑战南方强国楚国,充满政治智慧。

4. 历史转折点:这场战争引出了著名的"召陵之盟",是春秋时期南北两大势力的首次正面较量,最终通过外交谈判解决,体现了古人"先兵后礼"的智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