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乡如不归!

出自 宋代 文天祥 《南安军》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如此 一作:如不)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现代解析

“归乡如不归”这句话直白点说,就是“回了老家却像没回去一样”。它戳中了许多人内心深处的矛盾感——表面上人回到了故乡,但熟悉的东西早已消失,记忆中的温情找不到落脚点。

比如现在很多人过年回老家,发现老房子拆了,小时候的玩伴走散了,连街口的小卖部都变成了连锁超市。你站在故乡的土地上,却像个陌生人,这种割裂感就是“归乡如不归”。它之所以打动人,是因为抓住了时代变迁中普遍存在的失落:我们拼命想找回的“根”,可能已经随着时间风化消失了。

这句话的精妙在于用五个字说清了现代人的乡愁困境——不是不想回家,而是回家后才发现,那个能安放回忆的“故乡”只存在于记忆里了。

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