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知道司马和愁听。

出自 元代 马致远 《四块玉·浔阳江》

送客时,秋江冷。商女琵琶断肠声。可知道司马和愁听。月又明,酒又酲,客乍醒。

现代解析

这句“可知道司马和愁听”可以拆解为三个部分来理解:

1. “司马”在这里不是指具体人物,而是借代“听琴的人”——古代文人常用官职代指人物,就像现在用“某总”称呼人一样。

2. “和愁”二字特别生动,把无形的忧愁写得像能发出声音似的。就像我们说“心里在下雨”,这里是把愁绪变成了能跟着琴声共鸣的东西。

3. “听”字看似简单,其实藏着双重动作:既在听真实的琴声,又在听自己内心的愁绪。就像现在人听悲伤情歌时,既听旋律又在心里咀嚼自己的故事。

整句话的精妙在于:它用画面感极强的表达,把“借音乐排解忧愁却越听越愁”这种现代人也都懂的心理,写得既含蓄又鲜活。就像我们戴着耳机听苦情歌,本来想缓解情绪,结果歌词句句戳心,反而更难受了——古人用十一个字就说透了这种体验。

马致远

马致远(1250年-1321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字致远,晚号“东篱”),汉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说(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号东篱,以示效陶渊明之志)。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