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望至公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

出自 唐代 杜荀鹤 《投长沙裴侍郎》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现代解析

这句古话的意思是:我只希望考官能公平地读我的考卷,根本不需要靠走后门托关系求推荐。

它反映了一种正直的处世态度——相信真才实学,拒绝搞小动作。就像现在有人会说:"我只想凭实力说话,不屑找关系走后门。"

古人用"至公"(绝对公平)和"朝士"(官员)的对比,戳破了现实中"拼关系"的潜规则。这种硬气在今天依然可贵:
1. 强调公平竞争——拒绝暗箱操作,把成败交给规则而非人情
2. 展现文人风骨——宁可落榜也要守住尊严,比讨好权贵更重要
3. 讽刺现实——短短14个字,比直接骂"走后门可耻"更有力量

就像运动员说"我只想要干净的比赛",考生说"宁愿裸考也不作弊",这种坚持原则的态度在任何时代都让人敬佩。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