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春归梦不归,邺城风雨连天草。

出自 唐代 温庭筠 《达摩支曲》

译文人说自古春回梦不回,只见邺城风雨草连天。

注释梦:指高纬奢侈无度的生活。

赏析此句暗示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万古皆然,对晚唐统治者敲起警钟。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充满历史沧桑感的画面,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表层意思
"万古春归梦不归":
千百年来,春天周而复始地归来,但那些逝去的人、事、梦,却像消散的云烟一样永远无法重现。就像我们常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间在流动,但过去的遗憾或美好再也追不回来。

"邺城风雨连天草":
邺城(古都遗址)在风雨中荒芜破败,野草疯长到与天相接。这就像我们看到古城废墟时那种"昔日的繁华,如今只剩断壁残垣"的直观感受。

深层情感
诗人用两个强烈对比的意象:
1. 永恒的循环(春天)VS 永恒的失去(梦)
——自然规律冷酷无情,人间遗憾却无法弥补
2. 人工辉煌(邺城)VS 自然吞噬(荒草)
——再伟大的文明也敌不过时间的力量

为什么打动人
- 用"风雨野草"这种常见景象,让读者瞬间能脑补出荒凉画面
- "梦不归"三个字道尽人类共同的怅惘:对逝去青春的怀念、对未完成理想的遗憾
- 没有直接说教,但让人自然联想到:珍惜当下,因为一切终将成为野草中的废墟

现代类比
就像看到儿时游乐园的废弃照片,或者听到一首老歌突然想起再也见不到的人——那种"事物还在,但感觉永远回不来了"的共鸣,就是这句诗的核心冲击力。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