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出自 宋代 欧阳修 《礼部贡院阅进士试》
译文举子们紧张肃穆地战斗,如同衔枚疾走的士兵,只听见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是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
注释衔枚:古代军旅、田役时,令口中横衔状如短筷的“枚”,以禁喧哗,此处比喻人人肃静。
赏析此句重点描绘士子答题情况,考生们大清早就入场了,没有一点喧闹嘈杂之声。试题下发后,考生奋笔疾书,一片沙沙沙的声音,好似春蚕在吃桑叶。表现出学子们对考试的重视,也侧面表现出作者对学子们的欣赏。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两个生动的画面,传递了两种不同的力量感:
1. "无哗战士衔枚勇"——像夜行军士兵一样低调有力
"衔枚"指古代士兵行军时嘴里横咬一根木棍防止出声。这里形容一种沉默专注的状态:
- 表面安静无声,实则暗含爆发力
- 强调不张扬的坚韧,像暗中蓄力的战士
- 适用于形容专注做事不喧哗的人
2. "下笔春蚕食叶声"——像春蚕吃桑叶般的书写
用春蚕吃桑叶的沙沙声比喻写字声:
- 沙沙声虽轻却持续不断,体现持之以恒
- 春蚕吐丝的自然意象,暗喻知识产出
- 形容专注书写时笔尖与纸摩擦的美妙节奏
两句共同点:
用具体的声音意象(无声的战士/沙沙的蚕声)来表现内在力量,形成"静中有动"的意境。前句突出克制的勇猛,后句强调持续的积累,都是对专注状态的诗意赞美。
现代应用场景:
可以用来形容考场学生安静答题的专注,创作者伏案写作的投入,或任何不声张却持续发力的工作状态。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