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慎静而尚宽,强毅以与人,博学以知服;近文章,砥厉廉隅;虽分国如锱铢,不臣不仕。
出自 《礼记·儒行》
译文儒者有上不为天子的,下不侍奉于诸侯的,谨慎安详而崇尚宽和,与人相处而坚持原则,学识渊博却又能服膺贤人,亲近礼乐法度,以磨砺个人方正的品格,即使把国家分封给他,在他看来却像小事一样微不足道,不愿臣服于人,也不愿出仕做官。
注释廉隅:棱角,此指方正的品格。锱铢:古代重量单位。
赏析此句阐明了儒士的行事风范,从各个方面展示了儒士的行为准则,儒士具有超凡脱俗的举动,显示真正的儒者不同于凡俗的可贵之处。
现代解析
这段古文讲的是古代儒者的风骨和处世原则,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
1. 独立人格
他们既不跪舔皇帝,也不巴结权贵,保持精神上的自由。就像现代社会中有主见的知识分子,不为了利益出卖自己的立场。
2. 处世态度
为人低调务实(慎静),待人宽容大度(尚宽),但遇到原则问题会像岩石一样刚强(强毅)。类似现在说的"外圆内方"的性格。
3. 学习之道
虽然学问渊博,但更懂得敬畏知识(知服)。就像真正的专家不会炫耀学识,反而更虚心。同时注重文化修养(近文章),像打磨玉器一样打磨自己的品德(砥厉廉隅)。
4. 底线思维
就算你把整个国家分一半给他当报酬(分国如锱铢),不符合原则的工作绝对不接。相当于现代人说的"给再多钱也不出卖灵魂"。
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有价值:
- 提醒我们在功利社会中保持精神独立
- 强调真正的强者是刚柔并济的
- 反对为了利益放弃原则的市侩心态
- 提倡终身学习与品德修养并重
本质上是在说:做人要有文化、有骨气、有温度,活出清醒而尊严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