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私者不义,扬言者寡信。

出自 《大戴礼记·文王官人第七十二》

译文更多地考虑自己私利的人没有道义可讲;说大话的人很少能实践诺言。

注释扬言:故意说出要采取某种行动或目的所在的话(多含贬义)。

赏析指为人处世要讲道义,遵循公正、诚信的原则。寡:少。

现代解析

这句话用现代话来说就是:自私的人往往不讲道义,喜欢夸夸其谈的人通常不值得信任。

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

1. "多私者不义"揭示了一个人性规律:当一个人把个人利益看得太重,处处为自己打算盘时,就容易做出损人利己的事。比如现实中那些为了升职不择手段排挤同事的人,或者做生意时以次充好欺骗顾客的人,都是"私心太重"的表现。这种人可能在短期内占到便宜,但最终会失去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2. "扬言者寡信"则戳破了一个社交假象:越是把话说得漂亮、动不动就打包票的人,越可能言而无信。就像生活中常见的那种把"包在我身上"挂嘴边,结果关键时刻掉链子的人。真正靠谱的人往往更注重实际行动,不会轻易许诺。

这两句话放在一起看,其实是在教我们两个处世智慧:做人不能太自私,否则会失去立身之本;与人交往要听其言观其行,别被花言巧语蒙蔽。直到今天,这两条原则依然能帮我们识别真朋友、避开伪君子。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