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窗漏永,月冷霜花堕。
出自 宋代 柳永 《鹤冲天·闲窗漏永》
闲窗漏永,月冷霜华堕。悄悄下帘幕,残灯火。再三追往事,离魂乱、愁肠锁。无语沉吟坐。好天好景,未省展眉则个。从前早是多成破。何况经岁月,相抛嚲。假使重相见,还得似、旧时么。悔恨无计那。迢迢良夜。自家只恁摧挫。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孤寂的夜晚场景:
"闲窗漏永"说的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窗边,听着更漏(古代计时工具)滴水的声音,感觉时间过得很慢很慢。"闲窗"暗示主人公无所事事的状态,"漏永"则强化了夜晚的漫长感。
"月冷霜花堕"进一步用视觉画面加深这种氛围:清冷的月光下,凝结在窗上的霜花正在慢慢融化坠落。"月冷"既写实温度,也暗示心情;"霜花堕"这个动态细节让整个画面活了起来,仿佛能听到霜花剥落的细微声响。
这两句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闲窗""漏永"的静态与"霜花堕"的动态形成对比
2. "冷"字既写月光温度,又暗含人物心境
3. 通过窗边的小细节,传递出人在深夜独处时的微妙感受
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很孤独",但通过漏声、冷月、坠霜这些意象,让读者自然体会到那种静谧中带着淡淡忧伤的情绪。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