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楼两岸悬水栅,夜唱竹枝留北客。

出自 唐代 张籍 《江南曲》

江南人家多橘树,吴姬舟上织白纻。
土地卑湿饶虫蛇,连木为牌入江住。
江村亥日常为市,落帆渡桥来浦里。
青莎覆城竹为屋,无井家家饮潮水。
长干午日沽春酒,高高酒旗悬江口。
倡楼两岸悬水栅,夜唱竹枝留北客。
江南风土欢乐多,悠悠处处尽经过。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夜晚的生动画面:两岸的倡楼(类似歌舞酒楼)高悬着竹木制成的水栅(防洪或分隔水域的设施),在夜色中传来悠扬的《竹枝词》的歌声,让北来的旅客驻足流连。

诗人用三个细节传递出独特韵味:
1. "水栅悬两岸"——用防御性设施反衬出开放的氛围,硬朗的栅栏与柔美夜景形成反差;
2. "夜唱竹枝"——地方民歌《竹枝词》的旋律成为留住客人的无形纽带,声音比视觉更易引发共鸣;
3. "留北客"——通过外乡人的视角,突显江南特有的声色魅力,一个"留"字道出音乐与环境的感染力。

全句妙在将商业场所(倡楼)、地理特征(水栅)、民间艺术(竹枝词)和人群互动(留客)自然融合,短短14字就构建出有声有色的立体江南夜生活图景。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