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三五七言》描绘了一种深沉的思念与无奈之情。吴山与楚山代表着遥远的地方,诗人用“高”和“遥”来形容两座山,暗示了与思念之人的距离感。明月升起,照亮了幽静的阁楼,长风吹拂,掀起了傍晚的潮水,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宁静的氛围。
诗中提到“东飞伯劳”,伯劳是一种鸟,常用来象征离别。这里说伯劳“不复返”,意味着离别已成定局,再也无法挽回。而“海上素书”则是指从海上寄来的书信,虽然书信到了,但却“空见招”,暗示即使有书信传达思念,却无法真正相聚。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象征性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深切思念与无奈之情。距离遥远,思念难解,书信虽到,却无法改变现实的离别。这种深沉的无奈与思念,正是这首诗词的魅力所在,让人感同身受。
王廷相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