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无言游法云寺
岁月如牧马,快骤脱羁鞅。
方希草玄雄,未羡画眉敞。
刘侯启予者,险韵写胜赏。
读之令人醒,居然见图像。
我昔曾此游,僧梵荐肸蚃。
撞钟鸣木鲤,破我颠倒想。
百年能几许,万事苦鞅掌。
丧身声利场,齿角伐犀象。
前辈晓云散,后生春水长。
君看门外辙,盛气日来往。
道人初不省,禅寂异到壤。
乃知雨花地,可以透迷网。
君侯此嘉集,尘迹已相荡。
援琴写我叹,中夜发哀响。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对朋友刘无言游览法云寺后所写的回信,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的思考,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修行的看法。
磨蚁迭左右,铁炭互俯仰。岁月如牧马,快骤脱羁鞅。 这里诗人用磨蚁、铁炭等自然景象来比喻时间的流逝。磨蚁不停地左右移动,就像时间在不停地流逝;铁炭在火中互相俯仰,就像岁月在快速地过去。这些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不可预知性和迅速流逝的特性。
方希草玄雄,未羡画眉敞。刘侯启予者,险韵写胜赏。 “草玄”指的是古代隐居的学者,诗人说自己希望像他们一样,而“画眉”与“敞”则是两位古代美女的名字,诗人表示自己并不羡慕她们。真正让诗人心动的是刘无言的诗作,他的诗作用险韵表达了美好的景致,让诗人感到启发。
读之令人醒,居然见图像。我昔曾此游,僧梵荐肸蚃。撞钟鸣木鲤,破我颠倒想。 读刘无言的诗,就像是看到了一幅生动的图像一般,让诗人精神一振。诗人曾经游览过这个地方,僧侣们唱诵经文的声音回荡在他的耳畔,钟声和木鱼声破除了他心中的困惑和无明。
百年能几许,万事苦鞅掌。丧身声利场,齿角伐犀象。 诗人感叹人生短暂,世事繁杂。为了追求名利,人们在声名利禄的场中劳苦奔波,甚至不惜损害自己的身体和名誉。
前辈晓云散,后生春水长。君看门外辙,盛气日来往。 诗人怀念前辈,他们的智慧如同散去的云烟;而后来的年轻人像春水般长流不息,但这些人每天为名利奔波来来往往,没有真正停下来思考。
道人初不省,禅寂异到壤。乃知雨花地,可以透迷网。 诗人说那些修行的人起初并不明白,但当他们达到禅定的境界时,他们发现这一片雨花之地可以让他们摆脱迷惑。
君侯此嘉集,尘迹已相荡。援琴写我叹,中夜发哀响。 最后,诗人感慨刘无言的这次聚会是美好的,尘世的忙碌和烦恼都被暂时抛开。诗人弹琴,借此表达内心的忧虑和悲叹。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的联想,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寄寓了对深远禅悟和真正精神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