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用前韵自慰

门掩空堂一客无,雨声惊梦若相呼。
眼中道路非前日,病起形骸是故吾。
翰苑朝回怀秘府,洞庭家在隔重湖。
绳床竹几将愁至,自写新诗到日晡。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孤独生病的人,在雨天独处时的复杂心情。

开头两句像电影镜头:关着门的空屋子只有自己,雨声把人从梦里惊醒,好像有人在呼唤自己。这里用雨声拟人化,突出了孤独感。

中间四句是作者的人生感慨: - 看着外面的路已不是从前熟悉的样子(暗示时局或自身处境变化) - 生完病后照镜子,身体还是原来的自己(有种物是人非的失落) - 在翰林院下班后,还惦记着档案馆的工作(说明作者是个文人官员) - 想到家乡在洞庭湖那边,却隔着重重湖水(思乡但回不去的惆怅)

最后两句特别生动:坐在简陋的竹床上,愁绪不断涌来,只能靠写诗打发时间,从早写到傍晚。这种"用写诗对抗忧愁"的方式,让我们看到古代文人排解苦闷的典型方法。

全诗妙在把孤独、病痛、思乡、工作压力这些现代人也会遇到的烦恼,用雨声、竹床、写诗等具体画面表现出来,让千年后的我们依然能产生共鸣。特别是"病起形骸是故吾"这句,任何人病后照镜子时,可能都有过这种"身体还是自己,但感觉什么都变了"的体验。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