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羚羊峡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其中蕴含的人文故事。
前四句写景:无数山谷中的溪流从西边奔涌而来,像脱缰的野马般势不可挡。它们在峡谷中央汇聚成险要的关隘,而雄伟的阅江楼就矗立在这高峻的山崖之上。这里用"万壑奔腾"的动感画面,衬托出峡谷的险峻气势。
后四句写人:江边的望夫石寄托着思妇的愁绪(传说有女子在此望夫化石),古代功臣在此设立仪仗开道。最有趣的是末两句,说羚羊偷看塔上的灯火,挂着犄角悄悄溜进树林深处,这个拟人化的描写让整首诗在雄浑中透出几分灵动。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先是大全景展现峡谷全貌,接着特写人文景观,最后用羚羊的俏皮身影作结,既展现了自然的壮美,又赋予景物人的情感,读来气势磅礴又不失生活趣味。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