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巽亭

公自登临辟草莱,赫然危构压崔嵬。
凉翻帘幌潮声过,清入琴尊雨气来。
畴昔江山何处好,生平怀抱此中开。
东南地本多幽胜,此向东南特壮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杭州巽亭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在此登高望远时的开阔心境。

前两句写亭子的气势:诗人开辟荒草建起这座高亭,它巍然耸立在山巅,显得格外醒目。"赫然"二字突显了亭子的高大雄伟,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震撼。

中间四句生动描写了亭中的体验:风吹帘动时,仿佛能听到钱塘江的潮声;细雨飘来时,清新的空气混着雨气沁入琴和酒杯。这些细节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亭中观景的惬意。诗人感慨说,过去见过的山水都不如这里美,站在这儿顿时觉得心胸开阔。

最后两句升华主题:东南地区本就多美景,但这座面向东南的亭子尤其壮观。这既是对巽亭的赞美,也暗含对东南地区整体风貌的称颂。

全诗语言平实却意境开阔,通过具体景物描写传递出登高望远的畅快心情。诗人没有刻意堆砌辞藻,而是用"潮声""雨气"等生活中常见的意象,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巽亭之美。最后将个人感受与地域特色结合,使这首写景诗有了更深的意蕴。

苏舜钦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诗人,字子美,开封(今属河南)人,曾祖父由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迁至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诗文集有《苏舜钦集》16卷,《四部丛刊》影清康熙刊本。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苏舜钦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