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雨

长夏炎气隆,高田剧焚烧。
惜哉淮海卑,无力能沃焦。
起顾郊野间,离离悉苞萧。
日夕多狂风,飞尘蔽招摇。
谁能起蛟龙,雷雨苏宿苗。
眇然坐自想,幽意增烦歊。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炎热干旱的夏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无奈和对雨水的渴望。

诗的开头写道,夏季的炎热异常强烈,高田里的庄稼仿佛被太阳炙烤得快要燃烧起来。诗人感叹淮海地区地势低洼,却无力解决这种干旱的困境,无法为土地带来湿润。这里的“沃焦”指的是滋润干涸的土地,但诗人感到力不从心。

接着,诗人走到郊外,看到田野间的植物因为干旱而枯萎,无法生长。“离离悉苞萧”描绘了植物凋零的景象,给人一种荒凉感。到了傍晚,狂风四起,尘土飞扬,遮蔽了天空,进一步加深了荒凉的氛围。

诗人心中充满了焦虑,他渴望有人能唤来蛟龙,带来雷雨,滋润那些干枯的庄稼,让它们重新焕发生机。“宿苗”指的是已经干枯的庄稼,诗人希望雨水能让它们复苏。

最后,诗人独自沉思,感到内心的烦闷和焦虑越发强烈。他想到了自然的无常,想到人们在干旱面前的无力,心情愈发沉重。这里的“幽意”指的是他内心的深沉忧虑,而“烦歊”则表达了他因炎热和干旱而感到的烦躁不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干旱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雨水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人既感到无奈,又怀有一丝希望,希望自然的力量能带来转机。这种复杂的情感使得这首诗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富有哲理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