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某夫人五十
方岳朝天日,中闱介寿年。
莺迁上林后,燕喜北堂前。
偕老才称艾,馀春转觉妍。
帝颁鸾阁诰,人咏鹊巢篇。
女史镌银管,仙姝捧玳筵。
蓂开逢半百,桃喜兆三千。
台宿初临婺,坤仪雅配乾。
恩华兼鹤算,一品发犹玄。
莺迁上林后,燕喜北堂前。
偕老才称艾,馀春转觉妍。
帝颁鸾阁诰,人咏鹊巢篇。
女史镌银管,仙姝捧玳筵。
蓂开逢半百,桃喜兆三千。
台宿初临婺,坤仪雅配乾。
恩华兼鹤算,一品发犹玄。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祝贺一位五十岁夫人的寿辰贺诗,用典雅吉祥的意象展现她的尊贵身份和幸福生活。
前四句用"朝天日""介寿年"等词点明祝寿主题,将夫人比作飞入皇家园林的黄莺、在北堂筑巢的喜燕,暗示她嫁入显赫之家。五到八句写她与丈夫白头偕老("偕老才称艾"),岁月反而让她更显风韵("馀春转觉妍"),皇帝赐下诏书表彰,众人作诗赞美她的贤德。
中间部分描绘庆寿场景:女官用银笔记录盛况("女史镌银管"),仙女捧着华美宴席("仙姝捧玳筵")。"蓂开半百"指五十寿辰,"桃兆三千"用王母蟠桃的典故祝福长寿。最后以星宿作比:夫人如婺女星般光彩照人("台宿临婺"),与丈夫如天地般般配("坤仪配乾"),在皇家恩泽中保持年轻("一品发犹玄"指黑发如初)。
全诗通过皇家气象、神仙典故、自然意象的层层堆叠,既展现寿宴的隆重,又巧妙赞美女主人的品德与福气,典型体现了传统祝寿诗"以贵为美"的审美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