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就是在调侃那些死读书的文人。前两句说:真正的读书人汇报学问,哪会整天"之乎者也"掉书袋?后两句更狠:就连祖师爷孔子和周公(儒家最崇拜的两位圣人),要是活到现在,恐怕连科举考场的大门都进不去!
诗人用反讽手法揭露了三个残酷现实: 1. 学问不是靠背古文装门面,就像现在人不会靠背说明书来证明自己会用手机 2. 当时的科举考试已经僵化到变态程度,考的都是脱离实际的八股文 3. 最讽刺的是,连儒家圣人本尊来了都要落榜,说明考试制度早就背离了圣人初衷
全诗像段子一样通俗,却像照妖镜般照出了科举制度的荒谬。今天读来依然警醒:任何考试如果变成文字游戏,培养出来的只能是答题机器,而不是真人才。
释文礼
释文礼(一一六七~一二五○),号灭翁,俗姓阮,临安(今属浙江)天目山人,因别号天目。年十六,依乡之真向寺僧智月得度,遍参名师。历主临安广寿、净慈,永嘉能仁,安吉福泉,四明天童等刹,归终于梁渚之西丘。理宗淳祐十年卒,年八十四。事见明崇祯《天童寺志》卷六《宋天目禅师行状》。释文礼诗,据《颂古联珠通集》、《天童寺志》等书所录,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