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二首 其二 (丁卯年)
眼角相勾,谁道有、这场抛散。
怕向那、定情帘下,诉愁窗畔。
几度卸妆垂手望,无端梦觉低声唤。
猛思量此际正天涯,啼珠溅。
欲寄语,加餐饭。
难嘱咐,鱼和雁。
隔云山牵挽,寸心如线。
善病每逢春月卧,长愁多向花前叹。
况如今憔悴去侬边,何曾惯。
怕向那、定情帘下,诉愁窗畔。
几度卸妆垂手望,无端梦觉低声唤。
猛思量此际正天涯,啼珠溅。
欲寄语,加餐饭。
难嘱咐,鱼和雁。
隔云山牵挽,寸心如线。
善病每逢春月卧,长愁多向花前叹。
况如今憔悴去侬边,何曾惯。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女子思念远方情人的痛苦心情,用非常生活化的场景和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相思。
上片从"突然分手"的震惊写起——"眼角相勾"的甜蜜还历历在目,转眼就被迫分离。女子不敢去他们曾经约会的地方(定情帘下、诉愁窗畔),因为每个角落都会勾起回忆。夜里卸妆时发呆,睡梦中不自觉喊出情人的名字,突然惊醒才发现对方远在天边,只能独自落泪。这里用"卸妆""梦觉"这些日常细节,把思念写得特别真实。
下片写想联系又联系不上的煎熬。想托人带话让情人"好好吃饭",却连送信的鱼雁(指书信)都找不到。虽然相隔千山万水,但心就像被一根线紧紧牵着。女子说自己春天容易生病,其实是因为相思成疾;常在花前叹气,是感慨美景无人共赏。最后两句最扎心:我已经为你憔悴成这样,你却不在身边,这种日子我什么时候才能习惯啊!
全词妙在把抽象的感情具象化:用"卸妆发呆""做梦喊名字"写思念,用"一根线"比喻牵挂,用"春天生病""对花叹气"表现忧郁。最后那句"何曾惯"简直是所有异地恋者的心声,明明不习惯分离却不得不忍受,道尽了爱情里最痛的无奈。
王彦泓
镇江府金坛人,字次回。以岁贡为松江府华亭县训导,卒于官。博学好古,喜作艳体小诗,格调似韩偓。词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词,有加毫颊上之致。有《疑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