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日同冯元敏谢少廉俞公临曹子念饮王敬美澹圃

临高台上更登楼,节近重阳且醉游。
宾客频来同卜夕,田园何处不宜秋。
江洲送酒花堪把,洛涘移家树已稠。
捉鼻此中将不免,谢公宁得久淹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朋友在重阳节前夕聚会赏秋的场景,充满闲适自在的生活情趣。

诗的开头"临高台上更登楼"用登高动作引出聚会地点,暗示大家兴致很高。重阳节临近,朋友们相约醉游,既点明时间背景,又展现了洒脱的生活态度。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聚会情景:宾客们频频举杯畅饮,在秋色宜人的田园中流连忘返。江边采菊、移栽树木的细节,生动展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这里的"花堪把"既指采摘菊花,也暗含把酒赏菊之意。

最后两句用典很妙:借用东晋谢安"捉鼻"的典故(谢安隐居时被人说"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他听后捏着鼻子说"未免太看重我了"),表达出虽然现在享受隐居生活,但终究还是要出仕为官的人生选择。这种既向往闲适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心态,让诗歌更有深度。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登高、饮酒、赏菊等典型重阳活动,展现了古代文人雅集的生活画面,结尾处对仕隐矛盾的点睛之笔,又给欢快的聚会增添了几分人生思考的意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