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伯翼席上送汪仲淹象先叔侄得密字
东风走红曲水厔,静绿拖寒迎白日。
浓光飞入生赪颜,壮夫凝恨青春溢。
杨子亭中无俗儒,愿写清壶更促膝。
是时各提一片心,口吟舌语冰喉密。
客称叔也贤豪人,温如玉立此其侄。
绛花照夜新承欢,待旦魂消马头出。
浓光飞入生赪颜,壮夫凝恨青春溢。
杨子亭中无俗儒,愿写清壶更促膝。
是时各提一片心,口吟舌语冰喉密。
客称叔也贤豪人,温如玉立此其侄。
绛花照夜新承欢,待旦魂消马头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文人雅集上的送别场景,充满春日生机与文人风雅。
开篇用"东风走红"描绘春风吹动花瓣的景象,"静绿拖寒"则写出初春草木带着寒意。阳光照在脸上泛起红晕(生赪颜),壮年人却因青春流逝而暗自惆怅,形成鲜明对比。
中间部分聚焦雅集现场:杨伯翼的亭子里都是高雅文人(无俗儒),大家促膝长谈,以清茶代酒。最精彩的是"口吟舌语冰喉密"这句,既写出口中吟诗时呵出的白气像冰雾,又暗示交谈内容如冰清玉洁般高雅。
最后点出送别对象:汪家叔侄。用"温如玉立"形容侄子风度翩翩,"绛花照夜"可能是说烛光映照下通宵畅谈,直到天明不得不策马离去时,仍依依不舍(魂消马头出)。
全诗通过春日意象、文人雅趣和真挚情谊的层层递进,展现了明代文人高雅的精神世界和深厚的情谊。最打动人的是把离别愁绪融入春日美景中,哀而不伤,反而充满诗意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