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诸同人小集晚过龙泉寺南风氏园看古松限韵同赋
一雨洗千峰,残云恋林莽。
淅淅清风吹,天光碧于乳。
沙路草蒙茙,肩舆正亭午。
耽幽憩僧寮,澄虑听佛鼓。
一径入青苍,人家类村坞。
榛棘编籓篱,薜荔缠门户。
槎枒屋角旁,怪松目罕睹。
何年此痴龙,一睡竟终古。
势欲擘天飞,欠伸舒爪股。
墙外四小槐,屹立俨如柱。
亭子缚其中,袅袅互撑拄。
自我居京华,衣裳困尘土。
峨峨康乐公,风流迈俦伍。
而我从之游,灏气灌肺腑。
平生宕往胸,叹息自摩抚。
买屐欲及千,登岳期至五。
佳境当眼前,掷之毋乃鲁。
谷谷鸣鸤鸠,交交叫桑扈。
徙倚夕阳外,欲去翻怅怃。
归读种树书,从今学为圃。
淅淅清风吹,天光碧于乳。
沙路草蒙茙,肩舆正亭午。
耽幽憩僧寮,澄虑听佛鼓。
一径入青苍,人家类村坞。
榛棘编籓篱,薜荔缠门户。
槎枒屋角旁,怪松目罕睹。
何年此痴龙,一睡竟终古。
势欲擘天飞,欠伸舒爪股。
墙外四小槐,屹立俨如柱。
亭子缚其中,袅袅互撑拄。
自我居京华,衣裳困尘土。
峨峨康乐公,风流迈俦伍。
而我从之游,灏气灌肺腑。
平生宕往胸,叹息自摩抚。
买屐欲及千,登岳期至五。
佳境当眼前,掷之毋乃鲁。
谷谷鸣鸤鸠,交交叫桑扈。
徙倚夕阳外,欲去翻怅怃。
归读种树书,从今学为圃。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夏日雨后,诗人与朋友聚会后游览龙泉寺附近南风氏园的情景。全诗像一幅清新的水墨画,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美。
开篇用"一雨洗千峰"瞬间勾勒出雨后天晴的壮阔景象,山峰如洗,残留的云朵缠绕林间。清风吹拂下,天空呈现出像乳汁般的碧蓝色,这样的比喻既清新又充满生活气息。
诗人坐着轿子穿过长满野草的沙路,在僧院小憩听佛鼓,随后沿着青翠小路来到一个类似村庄的地方。这里用"薜荔缠门户"等细节,生动展现了朴素自然的田园风光。
最精彩的是对古松的描写:把盘曲的松树比作沉睡的"痴龙",说它似乎随时要腾空飞起,舒展爪牙。旁边四棵小槐树像柱子般挺立,与松树形成有趣的对比。这些拟人化的描写让静态的景物充满动感和生命力。
后半段诗人抒发感慨:在京城为官沾染尘俗,此刻与友人同游,清新的空气仿佛洗涤了心胸。他感叹自己平生的抱负,甚至想学习种树务农,过上归隐田园的生活。最后听到布谷鸟的叫声,在夕阳中徘徊不舍,决定回家研读农书,学习园艺。
全诗的魅力在于:
1. 画面感极强,从远山到近处的松树、农舍,像镜头推移般展现景致
2. 善用比喻和拟人,把自然景物写得活灵活现
3. 在游览过程中自然流露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的向往
4. 语言清新自然,没有刻意雕琢,却充满诗意
诗人通过这次夏日小游,不仅欣赏了美景,更获得了心灵的洗涤,最终萌生了回归自然的生活理想。这种从具体景物升华到人生感悟的写法,让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山水之美对心灵的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