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胡仲立入京

昔对延英日,诸公叹弗如。
敢言天下事,不负案头书。
此去朝双阙,悬知有异除。
荣途方著脚,未用曳长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朋友胡仲立前往京城时所作,表达了对朋友的赞美、期望和祝福。

首句“昔对延英日,诸公叹弗如”,回忆过去胡仲立在朝廷上与众人议事时,表现出的才华让所有人都自叹不如。这句话通过对比,突出了胡仲立的卓越能力。

第二句“敢言天下事,不负案头书”,赞扬胡仲立不仅有勇气谈论国家大事,而且学识渊博,能够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这句话既表达了对他学识的认可,也显示了他对国家的责任感。

第三句“此去朝双阙,悬知有异除”,意思是胡仲立此次前往京城,作者相信他定会有所作为,获得朝廷的重用。这里“双阙”指代皇宫,暗示他将在朝堂上大展身手。

第四句“荣途方著脚,未用曳长裾”,作者说胡仲立的仕途刚刚起步,不必急于依附权贵,暗示他凭借自己的才华就能取得成功。“曳长裾”是古代依附权贵的象征,这里作者鼓励胡仲立保持独立,不必攀附。

整首诗通过对胡仲立的才华、学识和品格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他未来的信心和祝福。诗中既有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也有对仕途的期许,展现了作者对朋友的真挚关怀和对其前程的乐观态度。

裘万顷

裘万顷(?~1219)南宋诗人。字元量,号竹斋,洪州新建(今江西南昌)人。淳熙十四年进士,历仕吏部架阁、大理司直、江西抚干,性至孝,有节操,有诗集行世,其诗清婉流利,描绘却颇有情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