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超禅师(云门派)
老夫结庵南山前,此生终不蹈世缘。
邂逅云门亦何言,白云无心媚青天。
禅师来自庐江壖,一住秋浦逾十年。
不露锋角常坦然,四方禅客芒屩穿。
朝来击鼓登法筵,一钵出置行路边。
笑谢大众如云连,欲以此身老林泉。
秋风飘飘江上船,想见玄沙扣船舷。
诸方有人问病孱,为道如今不参禅。
邂逅云门亦何言,白云无心媚青天。
禅师来自庐江壖,一住秋浦逾十年。
不露锋角常坦然,四方禅客芒屩穿。
朝来击鼓登法筵,一钵出置行路边。
笑谢大众如云连,欲以此身老林泉。
秋风飘飘江上船,想见玄沙扣船舷。
诸方有人问病孱,为道如今不参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南山的老者与一位云门禅师的相遇和禅师的修行生活,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画面,传达了禅宗的思想和人生的哲理。
首先,诗的开头介绍了老者的生活状态。他在南山前建了一座小屋,决定远离世俗的纷扰,不再与外界有所牵绊。这种选择体现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泊。
接着,诗中提到老者与云门禅师的偶遇。禅师从庐江而来,已经在秋浦居住了十多年。禅师虽然修行深厚,但从不显露锋芒,始终保持平和坦然的心态。这反映了禅宗强调的“无我”和“随缘”的理念,即不刻意追求外在的表现,而是顺应自然,保持内心的平静。
诗中还描绘了禅师的生活方式。他不穿华丽的衣裳,穿着简单的草鞋,每天清晨敲鼓登坛讲法,将钵盂放在路边,接受众人的供养。禅师的这些行为展现了他对物质生活的超脱和对精神修行的专注。
最后,诗中的老者笑着告别众人,表示自己想在林泉中度过余生。秋风中的船只和玄沙敲船舷的画面,象征着老者对禅师教诲的感悟和对禅宗境界的向往。老者告诉那些询问病痛的人,如今已不再执着于参禅,这暗示了他对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深刻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老者和禅师的形象,表达了禅宗的核心思想:远离世俗的纷扰,保持内心的平静,顺应自然,不执着于形式,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觉悟。诗中的语言简洁明了,画面感强,让读者在感受到禅意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