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同乡才子施自勖的友情之作,语言朴实却充满真挚情感。
开头两句说:我们同住一个地方,我这个平凡人很高兴能和你这样的才子做朋友。"陈人"是自谦,表示自己普通,而"喜得朋"直接表达了结识知己的快乐。
中间四句写两人的交往:每次收到你寄来的诗,我都觉得自己的作品相形见绌。在这个世俗的社会里,只有你能欣赏我的诗,这让我放下了文人常有的骄傲。这里"薄俗"指现实社会功利的风气,"孤赏"强调知音难得,"去一矜"则体现了真诚的谦逊。
最后两句是期许:希望你能把横浦先生的文集传承下去,让他的精神通过像你这样的后人延续。"彦质"夸赞对方品德高尚,"云仍"指后代子孙,暗示希望对方成为文化传承者。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对比手法(才子vs陈人)突出对友人的欣赏
2. "愧难胜"等心理描写展现真诚友谊
3. 通过"传文集"的嘱托,把个人情谊升华为文化传承的期待
4. 没有华丽辞藻,就像朋友间拉家常般自然亲切
诗中传递的价值观在今天依然动人:真正的友谊能让人放下虚荣,互相欣赏的知己可遇不可求,文化的传承需要志同道合者共同努力。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