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亭
溪流汤汤,山容林林。
公行于亭,鼓瑟鼓琴。
山禽聒聒,溪石崒崒。
公休于亭,左经右律。
山有佳木,侯薪侯蒸。
寻尺之木,厦屋之楹。
渒彼容苀舠,蒸徒以顾。
屹尔中流,恢我王度。
公无恋斯,民无去思。
百里之闿,千里之畿⑴。
公行于亭,鼓瑟鼓琴。
山禽聒聒,溪石崒崒。
公休于亭,左经右律。
山有佳木,侯薪侯蒸。
寻尺之木,厦屋之楹。
渒彼容苀舠,蒸徒以顾。
屹尔中流,恢我王度。
公无恋斯,民无去思。
百里之闿,千里之畿⑴。
现代解析
《新亭》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林溪流的宁静画面,通过一位公子的行止,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同时也隐含了对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思考。
诗的开篇,“溪流汤汤,山容林林”,描绘了溪水潺潺、山林茂密的自然景象,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接着,“公行于亭,鼓瑟鼓琴”,公子在亭中弹琴鼓瑟,展现出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山禽聒聒,溪石崒崒”,山中的鸟儿鸣叫,溪边的石头高耸,进一步烘托出自然的生机与壮丽。而“公休于亭,左经右律”,公子在亭中休息,手中拿着经典和律法,暗示了他不仅享受自然,也注重道德和法律的修养。
“山有佳木,侯薪侯蒸。寻尺之木,厦屋之楹”,山中的好树木可以用来做柴火或建筑材料,即使是小木头也能成为房屋的支柱。这里可能隐喻了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无论是大材还是小材,都能为集体做出贡献。
“渒彼容苀舠,蒸徒以顾。屹尔中流,恢我王度”,这里可能描绘了船只在水中的情景,象征着社会中的秩序和规范。公子在溪流中屹立,展现出他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和对王道的追求。
最后,“公无恋斯,民无去思。百里之闿,千里之畿”,公子不留恋这个地方,百姓也不会因此离开。百里的土地,千里的疆域,都在公子的治理下井然有序。这里表达了一种对社会和谐与稳定的期望,公子作为领导者,既能享受自然,也能维护社会秩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画面,表达了对社会秩序、道德规范以及领导者责任的思考。诗中的公子既是自然的享受者,也是社会的维护者,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平衡与和谐。
徐观
徐观,衢州(今属浙江)人。宁宗开禧二年(一二○六)知昌化县章伯奋葺合溪亭为新亭,次年观为之作记(清道光《昌化县志》卷一八)。